从中医学子到创业者,从考研培训到大学任教,胡宗仁用12年时间与经历感知到,所谓人生的正路与弯路,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在岔路口忠于内心的选择,那些看似偏离轨道的步履,终将在岁月里编织成属于自己的独特地图。
由胡宗仁编写的《过目不妄》系列考研书籍。
胡宗仁在泰国碧瑶大学讲学。
展开剩余77%探索考研之“术”
2013年下半年,湖南中医药大学大五学生胡宗仁正在备考研究生,当时市面上关于中医学的考研资料并不多,他喜欢对着历年真题琢磨考点和出题规律,并且“沉浸其中,乐此不疲”。
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天下午,胡宗仁给了研友几个自己总结的试题,结果真的被他“命中”,研友倍感惊奇,胡宗仁也觉得很自豪。他心想,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自己编写一套考研资料呢?于是他开始整理编写《过目不妄》。
为何取名“过目不妄”,而不是“过目不忘”?胡宗仁解释:“对绝大部分人而言,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。‘不妄’有两层含义,一是不狂妄,虚心请教;二是不妄动,备战考研要讲究方法策略。”
2016年,正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二年级的胡宗仁,编写了《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高分攻略》,这本书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。经过那几年的努力,胡宗仁在湖南中医药大学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、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考研圈里都有了较大的名气。从2014版到2023版,《过目不妄》相继出版了十版,影响的考生数以万计,许多考生慕名前来向胡宗仁请教。
在作为名师参与考研辅导头三年,胡宗仁自感“踌躇满志,甚为得意”。随着影响力越做越大。可是研究生即将毕业,该何去何从?
“要么往考研辅导这条路上走,但是天花板摆在那里;要么继续读博,回归学术,走大多数中医学子的常规路。”胡宗仁选择了第二条。
2017年,胡宗仁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。2018年,他被选拔前往泰国碧瑶大学教授方剂学,后来又去了陆军军医大学、中山市中医医院等地方交流学习。他把这称之为“努力‘纠偏’”。
《文史博览·人物》2025年第6期 《胡宗仁:正路与弯路》
站好三尺讲台
2021年,胡宗仁来到湖南医药学院工作,后担任中医学院副院长。虽然他已退出考研“江湖”,但仍然不断有学生找上门来,给他发微信询问:“您这里还有最新版的《过目不妄》吗?”
2024年底,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突然联系到了胡宗仁,希望重新整理出版《过目不妄》。经过沟通才得知,原来这位编辑当年就是用了胡宗仁的考研资料才成功“上岸”的。
尽管工作忙碌,但思索再三,胡宗仁还是决定抽出时间,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及编撰工作经验,重新加工整理《过目不妄》。他在自序中写到:“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,余欲穷经皓首以通研考之变,成一家之言,指点江山于春闱,助诸生应试之功成。”目前,由他编写的2026版《中药学命题规律及考点解码》已正式出版。
距离编写《过目不妄》已整整过去了12年,中医学考研资料从以前的屈指可数变成今天的琳琅满目,胡宗仁也从当年的考研名师变为一名高校教师。这几年,他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不倦,相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,主编著作7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
胡宗仁时常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故事。那些琢磨命题规律、编写考研资料的日夜的确热血沸腾,但对一个日后会走上学术之路的老师来说,“那几年时光好像是有点浪费了,走了弯路”。
“当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,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做一些‘小儿科’的事情。如果那几年,我潜心临床或科研,为后面打下坚实基础,后面的发展是否会不一样?”但随着2026版的《过目不妄》再次出炉,他心中忽然有了答案——正路不是直线,而是知道自己要去哪儿;弯路不是歧途,而是探索更多可能性。
他帮助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考研;他带着学生到处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大胆尝试、挖掘潜力,指导学生获国家、省部等各类课题或奖项10余项。
他时常想起自己的导师常念叨的一句话:“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”胡宗仁希望自己如导师所说的那样,努力践行,不懈前行。
他笑言: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能在三尺讲台努力上好课,足以聊慰平生。”至于未来,他希望能在产教研方面做更多努力、出更多成果,在自己的“小赛道”上推动教育、科技、产业一体化发展。
文 | 政协融媒记者 仇婷
发布于:湖南省极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